Day 2


復旦舊書店


開在市場二樓的舊書店。


一進門,就被兩層大大的書牆吸引。


書籍很多,項目很雜,是熱愛讀書的人會喜歡的地方。



來到這裡就像挖寶一樣,沒有太規則的擺置,常常你會在不同地方看見同樣的書目。


但更多的時候,你會在下一秒開始閱讀突如其來的書中特別知識。


就像大海一樣,裡面有著千百萬種魚,游著游著,與人相遇。


虹口糕團廠


女友回家後一直念念不忘的糕糰店,她最愛的裡面的年糕糰。


年糕團有甜有鹹,她鍾情於包滿著肉鬆、酸菜與油條的鹹糕糰。


而我則是鹹的甜的都愛,特別是沾滿了芝麻糖粉的甜糕糰。


一口一口咬下去,每口都很飽滿,很幸福。


Day 2 - 甜愛路、多倫路文化名人街


陝西南路、多倫文化名人街、甜愛路,很喜歡上海的路,有老舊的房子,有新開的小店,還有著來來往往,靜靜的走在路上,過著平凡生活的尋常上海人們。 


Day 2 - 上海郵政博物館


出發前看遊記時,看見了這個坐落於河畔大橋邊的建築。



當下想到的,是倫敦泰晤士河岸邊,西敏寺橋畔的西敏宮。


回想起的,是那一年的倫敦留學生活,所以決定去那看看。



雖然現場沒有想像中的宏偉,但也讓人有種小倫敦的感覺。讓人懷念。


興仁里石庫門


阿姨說,原本這裡是對稱的,這裡一區,對面一區,因著大橋開通了,所以對面被打掉了。


我問,這樣好嗎?她說,能發展當然好。 

本來這裡是一小區住一家人,現在各種人都有。多為外地來這打拼的人們。



廚房,真的是書裡讀到的那樣,一間裡有許多灶頭,每到吃飯時刻,各家煮著各家的飯。但我想,他們一定也會閒話家常的,聊天聊地聊西北,自在開心。



房間小小的,但我好愛那個閣樓,雖然環境不是最好,但人情是最暖的。 


大腸面


餐館是個老閣樓,樓上用餐,樓下煮麵。


牆上掛著簡單餐牌,小空間裡,有來自各地的人,旅人,在地人。


忙進忙出的阿姨,在送餐收桌之餘,不忘跟吃麵的人開開玩笑,確認餐點。 

一大碗的大腸麵,少見的大肥腸,吃起來過癮萬分。


湯頭是清甜的。粗細剛好的麵條,正好讓人一口口吸進嘴裡時,感受到濃濃上海味。


一種清淡裡的濃郁情感。淋上店內特製醬油,更加提味,更顯大腸那讓人情有獨鐘的草根味。


田子坊


原本對這個地方其實沒什麼興趣,總覺得太商業化,把原本的老建築的意義給埋沒了。


但沒想到一到這裡,就愛上了。



異國的風情,多元的藝術文化,正正把上海廣納百川的文化傳統,在這些老舊建築間延續了下來。 

特別愛這間店,漫步者花園。


就像女友說的,喜歡走著走著,累了就找個酒館安歇。


喝上令人懷念的熱紅酒,想想去年的科隆聖誕市集;也點杯啤酒,平淡快樂的過著26歲的最後一天。 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旅遊 攝影 中國 上海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p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